白背玉山竹
发表时间:2017-6-11 9:01:14 文章来源:广德教育网 www.codmst.com
|
|
植物简介
背玉山竹(英文Y.glauca Yi et T.L.Long),笋期5月中、下旬, 大熊猫主食竹种之1。较为少见。
中文学名:白背玉山竹
2名法:Y.glauca Yi et T.L.Long
界:植物界
门:被子植物门(Magnoliophyta)
纲:单子叶植物纲(Monocotyledoneae)
目:禾本目(Poales)
科:禾本科(Poaceae)
属:玉山竹属(Yushania)
种:白背玉山竹
散布:4川雷波
形态特点
竿柄长15⑷5厘米,粗5⑴2(15)毫米;节间长(4)8⑵2毫米,实心。竿高3⑹ (7)米,粗1.1⑴.7厘米;节间长约26厘米,最长者可达33厘米,基部节间长3⑸厘米,圆筒形,但在有分枝1侧的基部微扁平,幼时密被厚白粉,竿壁厚2.5⑸毫米;箨环隆起木栓质;竿环稍肿起或在分枝节为隆起;节内长3⑸毫米。
枝条在竿之每节为3⑸或在后期可增多,枝直立或斜展,直径2⑸ (7)毫米,节间幼时密被厚白粉。笋淡绿色,有紫色斑点;箨鞘宿存,长圆形,软骨质,无毛,具紫褐色斑点,纵肋紫色,鞘长约为其节间长度的1/3⑴/2,顶端有时不对称,近圆拱形,边沿无纤毛;箨耳很显著,镰形,紫红色,围绕主竿,边沿具多条长3⑷毫米呈放射状展开之繸毛;箨舌圆拱形或微拱形,高1⑷毫米;箨片3角形或披针形,直立或上部者展开,基部两侧延伸,基部宽5⑴5毫米,平展,边沿近于平滑。小枝具(1)2⑶ (5)叶;叶鞘长(2⑸) 4⑹厘米,边沿无纤毛;叶耳长圆形或镰形,后期脱落,边沿具长1.5⑸.5毫米之繸毛;叶舌倾斜,高1⑵毫米;叶柄长2.5⑷ (5)毫米,初经常有白粉,背面有灰白色短柔毛;叶片披针形,长(4) 7⑴3.5厘米,宽(7) 11⑴7毫米,质地较厚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,无毛,下表面灰白色,次脉3⑸对,小横脉细密,构成近于正方格形,叶缘有毛状小锯齿。花枝未见。
产地散布
4川 雷波,海拔2500⑶200m,生擅长冷杉林下。
玉山竹竹子背景图片 竹林背景 竹子背景